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它主要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影响,作为医院检验科医生,深入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验诊断方法,对于准确诊断病情、合理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检验工作中,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首先会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是重要的指标,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初步判断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为后续诊断提供方向。
C反应蛋白(CRP)也是一项关键检测项目,CRP在炎症反应中会迅速升高,其水平变化能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CRP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细菌感染时升高更为明显,动态监测CRP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病原学检查对于明确病因至关重要,对于病毒感染,可采用免疫荧光法、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能准确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以及具体病毒类型,从而指导抗病毒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可进行痰培养、咽拭子培养等,明确病原菌种类,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实际临床检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情况,有些患者可能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或者在病程中病原体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综合各项检验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进行全面分析,患者既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CRP升高,同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此时可能提示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治疗方案需兼顾两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大多为自限性疾病,但及时准确的检验诊断能帮助医生合理用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作为检验科医生,我们要不断提高检验技术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助力患者早日康复,我们也应加强对公众的健康宣传教育,指导人们做好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加强锻炼等,降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