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不容忽视的眼部急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这一在眼科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疾病,正以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和传播方式,引发着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迅速席卷多个地区,给人们的眼部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 70 型或柯萨奇病毒 A24 型变种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疾病具有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日常用品而感染,一旦感染,患者通常会在接触病毒后的 12 至 48 小时内发病,双眼同时或先后出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咽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翻开患者的眼睑,可见睑结膜及穹窿结膜明显充血、水肿,球结膜下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严重时可遍及整个球结膜,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

在检验科,我们肩负着准确诊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重任,面对每一位疑似患者的样本,我们都秉持着严谨、细致的态度进行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眼部分泌物,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等,来确定是否感染了相关病毒,一旦确诊,我们会迅速将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为患者的及时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痛苦,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预防继发感染,用冷敷减轻眼部充血和疼痛,滴用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等,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持眼部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不容忽视的眼部急症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用手揉眼睛,保持眼部清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帕等眼部用品,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游泳池、电影院等,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消毒,也能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加强预防意识,做好个人卫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的风险,检验科的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为眼部疾病的诊断和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人们的眼部健康,让“心灵之窗”永远明亮。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4-12 21:49 回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警惕眼疾之危急信号!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