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作为医院检验科医生,对急性支气管炎的检验诊断有着重要的职责和深入的认识。
在面对疑似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时,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患者通常会有咳嗽、咳痰等症状,部分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表现,而检验科的工作则是通过各种检验手段,为明确诊断提供关键依据。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检验项目,在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血常规常常会出现一些特征性变化,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这是因为病毒入侵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会积极参与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其比例上升,而若是细菌感染所致,白细胞计数往往会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当身体遭受细菌侵袭时,它会大量聚集并发挥作用,进而引起血常规指标的相应改变。
痰液检查对于明确病原体也至关重要,通过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进行涂片和培养,涂片可以初步观察痰液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如果发现革兰氏阳性球菌,可能提示有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而看到革兰氏阴性杆菌,则可能与流感嗜血杆菌等有关,进一步的培养则能够准确鉴定出病原体,并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原体对哪些抗生素敏感,从而指导临床精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等问题。
除了上述常规检验项目外,有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或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会进行 C 反应蛋白检测,C 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指标,在急性炎症时会迅速升高,它的变化可以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辅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在急性支气管炎的检验诊断过程中,各项检验结果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十分关键,不能仅凭单一指标就轻易下结论,而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验结果进行全面考量,才能准确判断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摆脱急性支气管炎带来的不适。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