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而检验科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SLE 的诊断依赖于多种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综合评估,抗核抗体(ANA)检测是筛查 SLE 的重要初筛试验,ANA 阳性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一些其他疾病,但高滴度的 ANA 对 SLE 有较高的诊断提示意义,ANA 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 SLE,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其他自身抗体。
抗双链 DNA 抗体是 SLE 的特异性抗体之一,其滴度变化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在疾病活动期,抗双链 DNA 抗体水平往往升高,随着病情缓解而下降,抗 Sm 抗体也是 SLE 的标志性抗体,特异性高,但阳性率相对较低,还有抗核糖体 P 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它们在 SLE 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鉴别诊断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除了自身抗体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也是评估 SLE 病情的常用项目,患者常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异常,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肾脏受累表现,血沉和 C 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
在 SLE 的诊断过程中,检验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准确解读各项检验结果,由于 SLE 的临床表现复杂,单一的检验指标往往不能确诊,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检验方法和指标也在不断涌现,近年来兴起的自身抗体谱检测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自身抗体,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一些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如 microRNA 等也在 SLE 的研究中展现出潜在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价值。
检验科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准确检测和解读各项实验室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帮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检验技术的持续进步,我们有望在 SLE 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发表评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验诊断面临复杂免疫反应挑战,但通过多维度生物标志物检测与AI辅助分析实现新突破。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验诊断,在挑战中寻求突破:精准检测与新技术的融合应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