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这一近年来逐渐高发的疾病,正悄然影响着众多人的生活质量,作为医院检验科医生,我对痛风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痛风的根源在于血液中尿酸水平的异常升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产生和排泄的尿酸处于平衡状态,当饮食中嘌呤摄入过多,如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或者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又或者肾脏排泄尿酸功能出现障碍时,尿酸就会在体内蓄积,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当尿酸浓度超过血液中饱和溶解度时,尿酸盐结晶就会析出,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引发一系列症状。
痛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关节疼痛,尤其是大脚趾关节,常常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剧烈,犹如刀割,让人难以忍受,疼痛部位还会出现红肿、发热,皮肤表面可能会有光泽,关节活动也会受到明显限制,随着病情的发展,痛风还可能累及其他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除了关节症状,痛风还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可导致肾结石形成,引起肾绞痛、血尿等症状,长期的高尿酸血症还可能逐渐损害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对于痛风的诊断,检验科的工作至关重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关节液检查若发现尿酸盐结晶,则是痛风确诊的重要依据,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
一旦确诊为痛风,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严格控制嘌呤摄入,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的摄入,以促进尿酸排泄,要多喝水,保证每天尿量在 2000ml 以上,有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出,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由医生来决定。
痛风虽然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规范治疗,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严重的健康隐患,作为检验科医生,我们希望通过准确的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也希望广大公众能够关注痛风,了解痛风的相关知识,从生活细节入手,预防痛风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发表评论
痛风与高尿酸,健康警钟长鸣:警惕饮食嘌岭、预防为先。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