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刻关注着各种检验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些看似平常的因素,却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洗衣液就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隐形干扰源”。
洗衣液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洗涤用品,其成分复杂多样,大多数洗衣液含有表面活性剂、助剂、香料、防腐剂等多种化学成分,当我们在清洗衣物时,如果不小心将洗衣液残留于衣物上,这些残留成分可能会随着衣物与人体皮肤接触,进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最终影响医院的检验结果。
某些洗衣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它们可能会干扰血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检测,当含有洗衣液残留的衣物与皮肤接触后,表面活性剂有可能透过皮肤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这些表面活性剂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蛋白质的检测结果等,可能导致某些酶的活性出现假性升高或降低,使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判断产生偏差。
洗衣液中的香料也不容忽视,一些香料可能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体内免疫系统的激活,这在血常规检验中可能会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的异常变化,原本正常的免疫反应被洗衣液香料引发的过敏反应所干扰,使得检验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
洗衣液中的防腐剂也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如果防腐剂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干扰体内的代谢过程,在尿液检验中,防腐剂残留可能会改变尿液的酸碱度、渗透压等指标,从而影响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分析,如蛋白质、葡萄糖、细胞成分等的检测结果,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
为了避免洗衣液对医院检验结果的潜在影响,我们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尽量穿着未使用含有高残留洗衣液清洗的衣物,如果无法避免,应确保衣物充分漂洗干净,减少洗衣液残留,医院检验科也应加强对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视,对患者的衣物情况进行适当询问和检查,以排除因洗衣液残留等外在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
添加新评论